查看原文
其他

温暖人心的教育洞见 ——黄日暖《洞见:教育暖点》序言

闫德明 明师慧 2021-10-26

何谓“洞见”?“洞见”对应的英文是“insight”,也就是面对一大堆复杂的事物,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关键所在。

对于教育,每个人都能够侃侃而谈,似乎人人都能够以“砖家”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有“见解”不等于有“洞见”。

那么对教育的洞见是怎么来的呢?从广东教育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黄日暖的身上,我们看到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

-01-

立己达人的人生追求


2002年,黄日暖从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台山一所普通中学任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业绩突出,备受师生赞赏;后来,通过公开招考来到了广东教育杂志社,从任《广东教育》(综合)文字编辑开始,成为总编室副主任,兼任《广东教育》(综合)A版统筹策划。

有些人认为,编辑与教师一样,似乎都是成全他人的职业。但在黄日暖看来,这二者都不只是成全他人,更是成就自己。他说:“请记住:你一定不是在‘牺牲’,也不仅是在‘奉献’;其实,你是在生活,积极一点说,你是在‘立己达人’,你是在‘成人成己’。所以,编辑与教师一样,获得感不能仅仅依赖于他人的成长,更一定要有来自于自身的专业成长与生活体验。”

在与黄日暖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一个当年的同事受他影响与他一起指导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一个10多年没联系并已退休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被他的文章感动专门打电话给他,一个再择业的大学生因为看了他的文章而选择到学校做宣传岗位的老师,一位曾经学生发表在《台山教育》上的《致黄日暖老师》一文中回忆了他们一起做过的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还有一位学生就读大学后告诉他获得了“义工奖”。

正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黄日暖的教育洞见,正是在立己达人中不经意产生了:有了对教育实践生活的积极思考,他洞见了研究性学习、人本化教育;有了对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宣传参与,他洞见了传承创新、特色发展、创新驱动;深入采访了普宁市书法教育实践后,他洞见了“书道深处是成人”教育本质;深入了解了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特色后,他洞见了“爱•生活”教育理念;深入梳理了广州市先烈东小学的发展脉络后,他洞见了“先贤•国魂”教育特质,等等,不一而足。

-02-

见微知著的多维观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很多人虽然一直浸泡在教育之中,却没有产生教育洞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被熟悉的环境和事务锁死了眼界和思维。

黄日暖在中学当教师的时候就注意博览群书。那些“靠心灵而伟大的人”,让他依然坚守“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偏居一隅的普通教师身份并没有限制他的思考与向往。阅读,让他更热爱智慧,更趋于向善,也成了他不断地认识自身的良好通道。阅读是一种观察的高度。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观察高度,让黄日暖善于对教育发展与学校特质见微知著。

你看,在采编岗位上,黄日暖没有仅仅停留在“接纳式宣传报道”,而是肩负着使命到学校与校长、与师生深度交流。从他的教育宣导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学生、教师和校长的视角,也有社会公众、教育主管和专家学者的视角;既有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洞察,又有对教育教学实践生活的见解。有内有外,内外关联,见微知著,融宏观视点于微观叙事之中,字里行间闪烁着吉光片羽式的洞见。

-03-

实践生成的思考写作


黄日暖一开始做教师的时候,就把教学研究与写作当作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当教师期间,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多个研究性学习课例都获得了江门市一等奖。他还把研究性学习与政治课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初步总结出了“信息技术背景下‘问题、探究、实践’的教学模式”,获得认可。五年普通教师生涯,共有10多篇论文或课例得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中2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2007年8月,随着由教师行业转到编辑行业,黄日暖对高考加以关注与研究,两年多就发表了约10篇基于高考试题文本评析的高考命题研究论文。

转为采编后为什么没有继续做研究性学习,而转向高考命题分析研究?黄日暖这样说:“2007年8月,随着由教师行业转到采编行业,我不得不放弃研究性学习研究领域,因为做了编辑,就没有了教育教学一线研究性学习实践这一根基,而高考命题分析研究领域则可以依赖高考试题文本进行。”正是有了实践生成的思考与凝练,才让黄日暖的教育教学研究鲜活、鲜明,真实、真心,精要、精彩。

在阅读《洞见:教育暖点》这一书稿后,我发现,黄日暖把这种基于实践生长思考写作极好地带入到了教育宣传工作之中。你看,在“影响点”这一部分,多么丰富多彩的教育特色被一一发掘出来,并得到精妙的点评。“建构点”“反思点”“影响点”,每一点都展现了一个有着深厚教育底蕴的采编工作者的精彩洞见。正是有着对教育实践的切身经历与深刻理解,有着对教育宣传的孜孜以求与创新思考,让这些文章经得起品读,让这些洞见无惧于检视。

在黄日暖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研究、写作”这三个关键词是贯穿始终的。不管是教师,还是编辑,还是记者,都一如既往。

可知,洞见,不是随意就能够“制造”出来的。洞见是一个“奇异的恩典”,它总是愿意眷顾哪些有准备的人。如果你能够怀揣立己达人之心对待人生对待教育,如果你能够多维度观察教育现象并探寻其本质联系,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懈地阅读、研究和写作,或许你也能获得教育洞见。

黄日暖老师的《洞见:教育暖点》文笔流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朴实的文字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好喜欢。

资料来源:

黄日暖,《洞见:教育暖点》,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序第1-3页。如需购书,直接联系作者:黄日暖 18620004528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

热文推荐

教育无目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语文课的情理、边界和完型 ——对三位语文老师教学风格案例的点评(十)

以史为鉴,将史读活

为什么华尔街喜欢录用哲学专业的学生?——万维钢关于专才和通才的六个洞见

明师伴你做课题-03

娓娓故事,涓涓育人 ——对三位老师教学风格案例的点评(九)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习性教育”样例—— 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好习性”体系创意解读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解读(三)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Pexels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